熱門:
基金什么時候賣掉好?3大判斷標準分享
“基金到了該賣掉的時候,有什么判斷標準?”
首先要說明下,基金要賣掉,其實是有各種各樣的標準(方法),而且不同的標準之前可能還會有沖突的,所以不易把太多的標準混雜,最后影響了自己的判斷。
當然也不必追求“最好”的標準,其實不同的人,適合不同的標準,適合自己的恰恰是最好的。
那怎么判斷是適合自己的呢?
這個標準要符合你的投資理念,和你的投資策略是可以融合的。
再說的深入一點,如果你有一個完整的策略,其實在買入之前,你就已經有了賣出的答案。
一個完整的投資策略,能讓你穩定地賺錢,而策略不僅僅只有賣出,它包含了:
1、你的投資哲學
2、你的能力范圍
3、你的投資標準
4、買入策略
5、賣出策略
6、處理錯誤、風險的策略
所以你要知道,完整的策略,才是整個投資地圖的全貌,才是我們要追求的“星辰大海”。
而賣出的標準,則是這個地圖的一小塊未知的領域,是我們往“星辰大海”靠近必經的旅途。
不同的投資風格,會帶來了不同的賣出標準。
投資風格有很大,但大體上有兩類:價值投資、趨勢投資。
所以今天先講講,價值投資類的賣出標準。
價值投資,研究的重點在于投資品的價值判斷,更多地看購買品種的質地如何,是不是有增長的潛力,其次才是考慮價格的高低。好品種便宜的價格,便是價值投資最好的追求。
價值投資類的賣出標準,我們借用老巴(巴菲特)經常提到的,足夠經典足夠適用。
01 投資品種質地變化
投資品種的質地變差,這是第一個賣出的標準。
我們上面就講到,價值投資最關注的在于品種的質地,質量好才值得去投資,也才能享受到投資品成長帶來的收益。
所以當投資品種的質地變差,遠不及當初的預期設想,就要果斷賣出了。因為當初的好東西已經在變壞了,拿久了更是會爛在手里,成為一項失敗的投資。
具體到基金上,便是基金質地變差,質量沒我們預想的那么好了。這里面大致細分成2種:
1、主動基金
主動基金更換基金經理。
主動基金的業績好壞,第一的決定因素就在于基金經理,基金經理有受托責任、有能力、又爭氣,主動基金也才有業績,投資者能賺錢。
所以在主動基金更換基金經理時,是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。
如果更換的基金經理,自己不了解,經理也沒有多少經歷,以往業績表現差,那這時賣出不失為一個好選擇。
2、指數基金
指數基金主要看兩點,一是跟蹤的指數情況,二是跟蹤的誤差情況。
首先,我們要確保,指數基金跟蹤的指數,它不是一個“辣雞”,如果跟蹤的是一個辣雞指數,那這只基金也會跟著一起辣雞的。
一般好的指數編制方案合理、樣本股優秀、長期業績表現好,比如:
寬基指數:上證50、滬深300、中證500、創業板、科創板(新人慎投)
行業指數:消費、醫藥、互聯網、信息科技指數
策略指數:紅利指數
如果你不知道選什么指數投資,從上面選擇是不錯的選擇噢。
其次,指數好,跟著指數買的指數基金要跟蹤誤差小才行,不能跟蹤地一塌煳涂,連指數的漲幅都沒跟上,那這其實是對我們不利的。
一般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,在基金的詳情頁面都是能看到的。同時我們可以把指數基金的長期業績和跟蹤的指數比較,看看有沒有跑贏指數,能跟上然后跑贏的,大概率是跟蹤的不錯的。
02 投資品種貴的離譜
投資品種貴的離譜的時候,需要考慮賣出了。
投資品種的貴還是便宜,我們常常是用估值來做判別的,比如PE市盈率、PB市凈率。
以股票為例,PE市盈率就是股票市場的市值 / 公司的凈利潤。
這個PE就像是個“杠桿放大器”,把公司的凈利潤放大了幾倍、幾十倍,然后在股票市場上公開交易。
所以我們能看出,如果這個放大器的數值大,那放大的倍數就會大很多,公司要用更多的時間才能賺到對應的錢。這背后也反應了市場玩家的樂觀預期。
相反,這個放大器的數值小,放大的倍數很小,公司用幾年時間就能賺到對應市值的錢。這背后也反應了市場玩家的悲觀預期。
而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講過,股票市場(指數基金大多買的是股票)是由千千萬萬個人參與組成的,是人肯定就有情緒的存在,狂熱、高興、落寞、絕望這些都是人所常有的情緒,而且這些情緒很容易相互傳遞相互影響,最后造成典型的羊群效應。
在牛市時,大眾是癲狂狂熱的,大多人都夢想著賺錢賺大錢,大多人都奮不顧身地投入到股票市場中,大多人都相信股票會一直漲。然而,樹不可能長到天上去。
在熊市時,大眾是絕望消沉的,大多人都不再相信股市能賺錢了,大多人對股票市場都是避之不及的,大多人都相信股市不會好了。然而,股票背后的公司價值還在。
所以在牛市時,在大眾狂熱時,在大家抱團時,我們投資的品種就會出現貴到離譜的情況。
貴到估值高于歷史80%的時間,貴到估值創出了新高,這些都是市場火熱,估值高的表現。
這個時候,估值過高其實已經透支了公司太多的未來潛力,即使未來公司業績增長好,但價格的增長可能就一般了。
對應到基金的賣出標準上,也是分為兩類:
1、指數基金賣出標準
指數基金,因為樣本股都是公開的,所以有很多第三方都能計算提供估值的數據,比如理杏仁、挖優狗。
一般在指數基金的估值高于歷史上80%的情況時,就是我所定義的高估區域。當指數進入到高估區域,就會逐漸開始減倉,越高估越賣。
當然如果你想享受最后的瘋狂,也可以留下一部分,這部分就不看估值,可以借用后面會講到的趨勢賣出法。比如從最高點,跌去了20%拋出。
2、主動基金
主動基金,因為有專業、你信得過的基金經理在管理,基金經理會根據市場的情況主動地進行調整。所以主動基金我不建議輕易地擇時,輕易地賣出。
優秀的主動基金,即使是經歷了牛熊市場,ta管理的基金,依舊可以跑贏指數。
所以基于好的主動基金,我會有2種思路:
(1)堅決不賣,陪你陪到天荒地老
此條適用于自己有可以長期投資的基金,也認可長期投資的理念,想品嘗長期投資的豐厚果實。
同時買的基金,你100%信任基金經理,信任ta的人品和專業能力。
滿足這些條件時,我會選擇長期拿著不賣,享受長期復利的果實。
(2)在市場貴到離譜、瘋狂到不行的時候賣出
主動基金不像指數基金那樣有明確的指數估值可以參考,所以這里可以參考全市場的估值情況。
畢竟所有的“基金小氣候”,都是依賴于“市場大氣候”的,在大氣候不好時,小氣候很難獨善其身。
那這個時候,參考上面的“指數基金賣出標準”,把單個指數,更換成全市場的指數來做賣出判斷即可,比如中證流通。
03 有了更好的投資選擇
有了更好的投資選擇,是同等價格下更優的質量,或者是同等質量下更優的價格。
也可以簡單理解,有了“性價比”更高的投資品。
因為我們投資的本金是有限的,當更具“性價比”的投資品出現,再切換過去,可能會帶來更高的收益,讓本金的增值速度更快。
那放到基金上面,更好的投資選擇也就意味著這兩件事:
1、在當下的時間,你發現了更好的基金。有更棒的基金經理管理,有更好的指數追蹤,有更好的長期業績佐證。
2、具有同樣潛力的基金,有的出現了更好的價格,相比于其它基金有了更好的預期收益。
不過說實話,這兩條只是思路,怎么實踐現在也還只是有個懵懂的想法,主要是怕看錯眼了來回折騰。
簡單總結下,價值類投資的賣出標準3個:標的質地變壞、貴到離譜、有了更好的選擇。
3個標準是我們賣出的大方向,希望這些分享,能在你構建投資體系時,給到一點參考幫到一點小忙~
(文章來源:財富號)
(責任編輯:DF528)
關于我們|資質證明|研究中心|聯系我們|安全指引|免責條款|隱私條款|風險提示函|意見建議|在線客服
天天基金客服熱線:95021 / 4001818188|客服郵箱:vip@1234567.com.cn|人工服務時間:工作日 7:30-21:30 雙休日 9:00-21:30
鄭重聲明:天天基金系證監會批準的基金銷售機構[000000303]。天天基金網所載文章、數據僅供參考,使用前請核實,風險自負。
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網址:www.csrc.gov.cn/pub/shanghai
CopyRight 上海天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 2011-現在 滬ICP證:滬B2-20130026 網站備案號:滬ICP備11042629號-1